-
怀化日报全媒体记者 苏明珠 佘瞿成 通讯员 李胜管 李炜
天蓝水碧,满目青绿。多彩初夏,五溪大地处处洋溢着生态之美。
又是一年世界环境日。为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提升全社会生态环境保护法治意识,连日来,怀化两级法院开展了一系列世界环境日主题宣传活动,以司法之力筑牢怀化绿色生态屏障。
在沅陵县火场土家族乡,一棵历经420年沧桑的古树傲然挺立,其冠如华盖,根若盘龙。1935年,萧克将军带领着红军队伍,正是在这棵树下,召集群众,发表演说,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号召人民参加革命。
(5月30日,粟裕希望小学40余名师生走进会同法院开展“法庭开放日”活动。 怀化日报全媒体记者 苏明珠 摄)
这棵“将军树”,既是见证历史的生态瑰宝,更是寄托乡情的百年守望。经年累月,世代更迭,它始终被村民们年年如一日地守护着。
“每次看到这棵树,就想到了当年的红军,所以我们这里的每个人都很爱护它。这棵树枝繁叶茂,象征着火场人民欣欣向荣。”抚摸着“将军树”斑驳的树干,沅陵县火场土家族乡居民廖金洲眼中流露出难以掩饰的骄傲。
(怀化市中级人民法院普法人员向现场群众发放环保宣传手册,讲解环境保护相关法律法规。 怀化日报全媒体记者 苏明珠 摄)
5月30日,这棵“将军树”迎来了它新的守护者——《司法保护令》。
当天,怀化市中级人民法院联合沅陵法院、沅陵检察院等单位,为包括“将军树”在内的20株古树名木颁发司法保护令。这是怀化两级法院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的一次司法实践,也是构建文物古迹、古树名木、生态环境司法协同保护机制的重要举措。
“‘将军树’寄托着当地村民的深厚情感,司法保护的介入将让这棵见证革命历史的古树能够得到更好保护,让红色记忆代代相传。”怀化市中级人民法院民事审判第三庭庭长舒易成告诉记者。
(多部门为当地一棵树龄达420年的古树颁发《司法保护令》。怀化日报全媒体记者 苏明珠 摄)
《司法保护令》,是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的“护身符”。6月3日下午,洪江市法院联合检察院在雪峰山麓发布了我市首份矿产资源《司法保护令》,以司法之力为国家矿产资源划定红线,推动生态司法保护工作实现从“个案惩处”向“源头治理”延伸。
此前,该法院联合当地多部门开展“守护青山绿水 保护矿产资源”六五环境日系列法治宣传活动,集中宣判2起涉雪峰山非法采矿案。
鹤城区黄金坳镇败泥冲村,芳草正茂。鹤城法院干警一行来到这里,对审结的一起失火案进行判后监督回访并开展环境保护普法宣传活动。
监督回访修复情况是环境资源审判的重要一环。黄金坳人民法庭负责人田群结合失火案,重点解读了环境资源保护相关法律知识,引导村民筑牢森林防火意识,提高警惕,自觉防火护林,推动形成“办理一案、治理一片、教育一方”的长效效果。
(通道法院开展公众开放日活动,通道一完小50余名小学生走进法院。 怀化日报全媒体记者 苏明珠 摄)
为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青少年普法宣传至关重要。
通道法院开展公众开放日活动,通道一完小50余名小学生走进法院,开启了一场充满趣味与意义的“法治探秘之旅”,让孩子们在实践中感受司法的威严与温度。
调解室内,小朋友们了解了法官如何用沟通与智慧化解矛盾;院史陈列馆里一张张老照片勾画着忙碌和温情的瞬间,无声诉说着通道法院人的坚守与荣耀;羁押室里冰冷的铁门、狭小的空间,犹如无声的警示钟,在干警细致的讲解下,让孩子们真切触摸到法律红线不可逾越的严肃与庄重。
“法庭是公平的/只以事实为基石/构筑起公正的殿堂/让公正的旋律/在天地间回响……”理趣与童真的融合,化成一首首来自田野的诗歌,在孩子们的心里种下一颗法治的种子。
诗歌与法治有机结合,让普法宣传更加生动有趣。5月30日,粟裕希望小学40余名师生走进会同法院开展“法庭开放日”活动,“沉浸式”开启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法治之旅。
孩子们伏案创作,一笔一画、一字一句,用诗歌写下自己对法治精神的理解。这一活动不仅激发了孩子们对法治文化的兴趣,也让他们在创作中进一步理解了法治的重要性。
庭审观摩和模拟法庭的多重体验,让孩子们法治探索游兴正浓。“小法官”严肃认真地主持庭审,“小检察官”慷慨激昂,“小律师”有理有据地辩论,“小当事人”委屈巴巴地陈述……在广坪人民法庭,学生们分别扮演审判长、审判员、公诉人、被告人等角色,围绕一起“非法捕捞水产品案”开展模拟法庭。
“这样的活动让法律不再是书本上的文字,而是能触摸、能感知的力量。”粟裕希望小学粟老师说,“希望孩子们能从今天的体验中汲取养分,成为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新时代好少年。”
生态文明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怀化两级法院创新法治宣传形式,全力提升普法宣传质效,全面推进环境资源司法保护工作不断向基层延伸、向社会延伸、向重点行业领域延伸。2024年6月以来,怀化两级法院开展送法进社区、进乡村、进校园等活动100余次。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