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值”与“美食”双轮驱动2025“福地怀化”美食美发活动圆满

怀化 更新于:2025-10-09 11:43
  • 冬雨望秋

    百摊人潮、千人汉服免费旅拍、魔芋5天卖出3万元——怀化把“颜值+美食”玩成了生意场,这波热闹背后,到底是短暂的流量秀还是可复制的城市经济样本?

    秋日的榆树湾像被滤镜照过一样好看,人群里手机比筷子多。现场不仅有百余家民俗非遗和特色美食摊位,更有湖南首届“怀味长寿药膳”厨王争霸赛、古风汉服千人旅拍等体验项目,200名旅拍体验者反馈热烈,摊主们则用“基本都卖完了”来形容展期的销售氛围。说实话,我觉得这类活动有两个杀手锏:一是让人愿意拍照并在社交平台晒出生活方式,二是把试吃、体验变成当场转化的消费闭环。有人为颜值打卡,有人冲着味道来,二者叠加放大了到场率与消费率。

    但热闹并不等于可持续。怀化这次把“颜值经济”和“美食经济”捆绑在一起,短期内能制造话题和现金流,但更重要的是看后续能不能把一波游客转成长期品牌粉。很多中小摊主像我朋友小李提到的那样,卖得快的是有包装、有故事、有社媒账号的摊位;做得慢的往往产品同质化严重,缺少复购路径。魔芋那笔3万元的销售很漂亮,但问题是下一次活动能否复现、线上能否持续转化,这决定了这类活动的长期价值。

    我觉得下一步该做的不是再搞更多活动,而是把这些场景“钱景化”。首先要把现场的“颜值”转为商业化的社媒资产,把旅拍、发型秀、厨王赛的高质量短视频做成可投放的广告素材,带动外地潜在游客预售和直播带货。其次要把摊位的临时交易变成可留存的客户关系,做会员卡、二维码关注、售后回访这些看似不起眼的动作。再者要避免同质化的怪圈,扶持有故事、有地域性的产品深挖IP,比如把“怀味长寿药膳”做成系列课程或线下体验营,而不是一场展示就散。

    具体到操盘层面,摊主和主办方可以做几件实操性很强的事。我同事张姐以前在一个地方美食节做运营,她当时让每个摊位设计一个“拍照点”,并提供小道具和统一的拍摄指南,结果当天社媒曝光量翻倍;另一边,几家本地小农通过把线下试吃与线上小程序下单结合,节后两周内回购率达到了20%以上。这说明颜值和试吃不是终点,而是引导用户进入下一步消费链的入口。

    展望未来,像怀化这样的中小城市有机会把节庆式流量转成城市品牌资产,但前提是把活动做成“生意化”的长期项目,而不是一年一会的热闹。短期内我们会看到更多“颜值+美食”混搭的地方节庆成为短期爆款,但能够留下来的会是那些把艺术性、文化性和商业化路径同时打通的团队。就像这次活动展示的,光有美味和好看还不够,还要有数据化运营和社媒转化的能力支持。

    说到底,热闹是入口,留存才是王道。我觉得怀化这次做对了一半:把体验做足了,但下一步需要把流量转成用户、把口碑转成收益。你所在的城市有没有类似的节日活动?有没有让你觉得“好看又好吃”的摊位是怎么做的,或者你参与过的哪次地方活动让你记忆深刻,能不能把你的经历讲出来,分享一下你觉得哪些做法是真正能留下人的?

    来源:掌上怀化;怀化日报全媒体 记者 易君蓉(向原创致敬)

    举报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