泪目了!93岁弟弟携全家怀化探望98岁哥哥,离别握手中流露深情瞬间

怀化 更新于:2025-08-11 02:54
  • 马海封碱胶带先生
    目了!”近日,湖南怀化,93岁弟弟携一家人回老家看望98岁的哥哥,临走时,哥哥紧紧握着弟弟手不肯放开,声声嘱咐弟弟保重身体,一句话感动众人!
    网友:“此一别也许就是永恒!”

    村口的老樟树落了满地碎金似的叶,93岁的向锡林被孙子扶着往车上挪,手腕却被攥得生疼。98岁的向锡明坐在竹椅上,佝偻的脊背像株被岁月压弯的稻穗,枯瘦的手指关节突出,嵌在弟弟手背上,像两截老树根缠在了一起。

    “路上慢些,过了雪峰山那段弯路,让你孙媳妇换着开。”向锡明的声音像被砂纸磨过,每说一个字都带着气音。他浑浊的眼睛盯着弟弟的白头发,忽然抬手去摸,却在半空停住——上次见面时,弟弟的头发还没这么白。

    “哥你也保重,明年清明我再来看你。”向锡林的声音发颤,他记得小时候闯祸,总是哥哥替他挨父亲的竹板;1950年他去部队当兵,哥哥背着棉被送他到公社车站,塞给他的蓝布包里,煮鸡蛋焐得滚烫。

    竹椅旁的土灶上,铝锅里还温着红薯。向锡明的孙女说,爷爷凌晨四点就起来烧火,说弟弟最爱吃带焦皮的烤红薯。果然,向锡林剥开焦黑的外皮,金黄的瓤里还留着牙印——是哥哥试吃时咬的,他总怕红薯没烤熟。

    车要开时,向锡明突然从怀里摸出个布包,一层层打开,是张泛黄的黑白照片。照片上两个穿粗布褂子的少年并排站着,个子高的搂着矮的肩膀,背后是这棵老樟树。“这是你20岁那年拍的,”老人指着照片,“你说要去城里学木匠,我在照相馆门口等了两个钟头,就为拍这张。”

    向锡林的眼泪突然涌出来。他这才想起,哥哥的右腿在年轻时为救他被毒蛇咬过,落下病根,这些年走路越来越蹒跚。这次来,他特意从城里带了最好的膏药,刚才只顾着说话,竟忘了拿出来。

    “把这个带上。”向锡明忽然松开手,从竹椅下摸出个陶罐,塞到弟媳手里,“去年晒的金银花,你总说他血压高,泡水喝管用。”罐口用红布扎着,上面还绣着朵歪歪扭扭的花——是嫂子在世时绣的,嫂子走了十五年,哥哥还留着她做的针线活。

    车子缓缓开动,向锡林摇下车窗,看见哥哥挣扎着要从竹椅上站起来,被孙女赶紧按住。老樟树的影子在车后越来越小,哥哥的声音还顺着风飘过来:“别惦记我,好好吃饭……”

    “爷爷去年摔了一跤后,就总说胡话,”向锡明的孙女在家族群里发消息,“但今天见了二爷爷,脑子清楚得很,连二爷爷小时候偷邻居家枇杷的事都记得。”群里立刻热闹起来,向锡林的孙子发了段视频:车里,93岁的老人正捧着那张老照片,用袖口小心翼翼地擦着上面的灰尘。

    其实这次见面,是向锡林瞒着孩子们安排的。上个月他在医院查出心脏不太好,夜里总梦见小时候和哥哥在田埂上追萤火虫,醒来就再也睡不着。他给老家的侄孙打电话:“跟你爷爷说,我就是想回去看看那棵樟树。”

    车子过雪峰山时,向锡林忽然让孙子停车。他拄着拐杖走到路边,望着远处连绵的青山,对随行的家人说:“你大伯年轻时总说,等老了就把房子盖在山坳里,能看见我回家的路。”山风掀起他的衣角,像当年哥哥送他参军时,吹起蓝布包的带子。

    到家后的第三天,向锡林收到个快递,是老家寄来的。打开一看,是件深蓝色的土布褂子,针脚有些歪,袖口还留着没剪干净的线头。附的纸条是侄孙代写的:“大爷爷说,这是按你年轻时的尺寸做的,他眼睛花了,缝得慢,让你别嫌弃。”

    向锡林把褂子套在身上,居然刚刚好。他对着镜子笑,眼泪却掉在衣襟上。老伴在一旁说:“你哥心里明镜似的,啥都记得。”他忽然想起临走时哥哥最后那句话——“明年清明,我在樟树下等你”,当时没敢接话,怕自己未必能来,现在却觉得,就算拄着拐杖爬,也得爬回那个村口。

    家族群里,有人发了张照片:向锡明坐在竹椅上,怀里抱着向锡林带来的膏药,正让孙女教他怎么贴。配文写着:“爷爷说,贴了这个,明年才能站着等二爷爷。”向锡林看着照片,忽然在下面发了段语音,声音虽轻却清晰:“哥,我也好好吃饭,咱们都等着明年。”

    窗外的月光落在老照片上,两个少年的笑脸在光影里微微晃动。向锡林摸出手机,给哥哥的号码发了条短信——他知道哥哥不会用智能手机,但就是想告诉那句没说出口的话:“哥,这辈子做你弟弟,真好。”

    发送成功的提示弹出时,远处传来几声虫鸣,像极了小时候夏夜,兄弟俩躺在竹床上听的声音。有些离别或许沉重,但只要心里装着彼此的牵挂,再远的路,再长的等待,都藏着重逢的甜。

    对此您怎么看呢? 麻烦各位读者点一下右上角的“关注”,留下您的精彩评论与大家一同探讨,感谢您的强烈支持!
    举报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